返回網站

如何教孩子主動交朋友?這三個方法讓孩子更敢靠近同學

2025年7月23日

7 月 30 日是國際友誼日(International Day of Friendship),這天提醒我們:交朋友的能力,其實是可以慢慢練習的。

你家孩子是否也有這些情況?

  • 上學一段時間了,還是不太願意跟人互動
  • 常常自己玩,說不知道怎麼和別人玩
  • 有時想加入遊戲卻被拒絕,就不再嘗試

這些都很常見,也正是孩子在人際互動中開始探索「我怎麼被看見」、「我怎麼靠近別人」的過程。孩子天生有建立連結的能力,而我們能做的,是在生活裡給他一點引導,讓「交朋友」這件事不再讓人緊張。

一、說出「我想靠近你」的方式不只一種

有些孩子外向、擅長主動開口,但也有些孩子比較慢熟、不知道該從哪開始。我們可以教他一些「不一定要說話」的靠近方式,例如:

  • 微笑看著對方的遊戲(給出非語言邀請)
  • 拿著玩具靠近、比出「可以一起玩嗎?」
  • 開始在旁邊模仿遊戲動作,默默加入行動

這些都是孩子發出「我想加入」訊號的方式,當我們看見這些行動,也要回應與鼓勵:「你找到自己的方式了!」

二、從「找朋友」到「當別人的好朋友」

建立友誼不只是尋找,而是持續照顧關係。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加入這些小提醒:

  • 「你今天幫了誰?你覺得他開心嗎?」
  • 「如果朋友受傷了,你會怎麼做?」
  • 「你希望朋友怎麼對你?我們可以先這樣對別人喔!」

這些對話讓孩子知道,朋友之間的關係是互動、互相與互助,是可以學習與實踐的。

三、遇到拒絕,也是在練習「不放棄連結」

有時孩子會經歷被拒絕或沒有被接納的經驗,這時我們可以陪他一起想一想:

  • 是不是對方那時候在玩別的?我們可以再等等看
  • 下次要不要試另一種方式靠近?
  • 不一定每次都會成功,但你有努力、真的很棒!

透過這樣的討論,孩子會學會「不是我不好」,而是人際互動需要時間與嘗試。

在糖果樹,我們相信——友誼的力量,就藏在孩子每天的笑容與嘗試裡。每一次說出「我們可以一起玩嗎?」的勇氣,每一次回應「我來幫你」的行動,都是一份成長的禮物。

讓我們一起陪孩子,用自己的方式交朋友,用自己的節奏連結世界。國際友誼日快樂!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