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網站

STEAM教育是什麼?一篇搞懂!

跨域整合 × 創新思考,打造未來競爭力的學習新趨勢!

2025年1月24日

什麼是STEAM教育?

STEAM是五個英文單字的縮寫,代表科學(Science)、科技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、藝術(Art)、數學(Mathematics)
簡單來說,STEAM教育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,把理性(數理、工程)和感性(藝術、創意)結合在一起,
希望孩子不只會解題,還能動手做、創意思考、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。

傳統教育常常是「單科目、死記硬背」,而STEAM教育強調的是:動手做中學、跨領域思考、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

為什麼需要STEAM教育?

現在的世界變化很快,新科技、新挑戰每天都在發生。
未來的孩子,不只需要成績好,更要會創新、會溝通、懂得解決複雜問題。
STEAM教育,就是讓孩子從小練習「自己動手做」、「跨學科思考」,建立自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像是:

  • 自己設計一個能動的小車子(結合科技+工程)
  • 發想一個解決環境污染的方法(結合科學+藝術)
  • 利用數學概念做出一個橋樑模型(結合數學+工程)

這些都是典型的STEAM式學習。

STEAM教育的5大精神

  1. 跨領域整合:不只學一科,融合不同知識。
  2. 動手做中學:從實作中深度理解。
  3. 生活應用:把所學和日常生活連結起來。
  4. 解決問題:培養遇到困難時找方法的能力。
  5. 感官學習:透過看、聽、摸、做,激發學習興趣。

STEAM教育和傳統教育有什麼不同?

傳統教育通常以教師為中心,老師講課、學生聽課,學習內容偏重記憶知識,並透過考試來檢視學習成果。不同科目由不同老師分開教授,學科之間少有連結,學生主要在單一領域中累積知識。

相較之下,STEAM教育強調學生主動探索與動手實作。學習不再局限於單一科目,而是將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和數學等領域整合在一起,讓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運用各種知識。
老師在課堂上扮演引導者的角色,鼓勵學生合作討論、提出問題、設計解決方案。學習不再以死記硬背為主,而是重視思考力、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。

透過這種方式,學生能夠將知識活用於真實生活中,並且發展跨領域整合思考的能力,為未來多變且充滿挑戰的世界做好準備。

  • 學習方式不同
    • 傳統教育:以老師講課、學生聽課為主,強調記憶與考試。
    • STEAM教育:以探索、動手做、合作學習為主,重視實踐與創新。
  • 課程內容不同
    • 傳統教育:科目分開學習,各科獨立授課。
    • STEAM教育:多領域整合學習,把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藝術、數學連結在一起。
  • 老師角色不同
    • 傳統教育: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。
    • STEAM教育:老師是引導者,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與提問。
  • 學習目標不同
    • 傳統教育:追求正確答案與好成績。
    • STEAM教育:強調思考過程、創意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STEAM教育不只是讓孩子「學會更多知識」,更重要的是學會思考、動手、創造
這樣的學習方式,能幫助他們在未來面對快速變動的社會時,更加有自信、有能力去迎接各種挑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