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證實》孩子的語言成長,不靠灌輸,而靠每天有人聽他說
研究證實》孩子的語言成長,不靠灌輸,而靠每天有人聽他說
學英文最好的教室,其實是『家裡』
你是不是也曾經想過:「每週上美語課,孩子應該會越來越敢開口吧?」
但現實卻是——有些孩子上了好幾年英文課,依然不太願意說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
原來,影響孩子英文口說能力的關鍵,不只在「課程設計」,
更在於孩子每天生活中——「說話」的次數與語言環境。
研究怎麼說?語言輸入≠語言習得
根據《Frontiers in Psychology》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:
在幼兒階段(2–6 歲),孩子的語言發展與「日常互動中的語言量」呈現明顯正相關。
也就是說,孩子在家中被聽見、被回應、被鼓勵開口的頻率,
會直接影響他未來在語音表達、詞彙量、甚至外語自信上的表現。
這也是為什麼,有些孩子雖然英文單字背很多、文法也會,
卻始終「開不了口」——因為他們缺少最自然的語言互動經驗。
為什麼「家庭語言環境」這麼重要?
在課堂上,孩子常是「被問→被回答」的單向過程。
但在家裡,語言可以是開放的、重複的、充滿情感連結的。
舉個例子:
當家長問「Do you want juice or water?」
孩子其實不只是學會一個句型,
還同時體驗「用英文溝通」的真實情境。
這種語言的即時回饋與情感連動,
才是培養語感與口說能力的關鍵時刻。
3 個讓孩子在家自然「說英文」的小練習
1. 玩角色扮演(Role Play)
和孩子一起扮店員、醫生、老師,用英文完成對話任務。
2. 選擇題互動(Choice Questions)
問孩子:「Do you want the red one or the blue one?」
讓他透過回答練習句型,同時培養思考。
3. 故事回述(Story Retell)
看完英文繪本後,請孩子用自己的話「講給你聽」。
不需要全英文,即使夾雜中文都沒關係,
因為這是讓他練習語意理解與表達的過程。

糖果樹美語這樣做:讓英文「活在孩子的生活裡」
在糖果樹,我們相信——
孩子學英文,不該只是學語言,而是學「用語言」表達生活。
因此每一堂課,我們都以主題故事為核心,
搭配角色任務、遊戲式對話,讓孩子在「說出來」中建立信心。
課後,我們也鼓勵家長成為孩子的學習夥伴,
用簡單的英文對話,延伸課堂主題,
讓英文學習從教室走進家裡,從任務變成生活的一部分。
給家長的小提醒 💬
孩子不需要完美的英文,也不需要強迫糾正。
最重要的,是「被理解、被鼓勵、被陪伴」。
當家長願意一起用英文互動,
孩子就會把語言當成溝通的橋樑,而不是考試的壓力。
🍬 想了解更多關於孩子自然開口的學習法?
歡迎加入糖果樹美語的官方Line預約體驗課
讓您親眼看到孩子如何在遊戲中「開口說英文」!